五年之约

《围城》后感

许我一生自由的人。

Cherd:

      婚姻就像一座城,城外的人想进去,城里的人想出来。


      我并不是一个对作者特别关注的人,然而钱钟书的字字珠玑让我对他竖然起敬。诙谐简练的用词,就像是在描述村口发生的一件小事一般,娓娓道来那些动荡时期的文化人的人生。全书让我惊艳的时候实在太多,比如钱钟书对借书一事的解说,男人肯买糖、衣料、化妆品,送给女人,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,不买了送她,女人也不要他送。这是什么道理?借了要还的,一借一还,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,而且不着痕迹。这是男女恋爱的必然的初步,一借书,问题就大了。让人拍案称绝,而他对于话的解释“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的心里,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,声息全无,直到‘妙’的一叫,你才发觉它的存在。”给人的感觉也正像他解释一般,直到妙的一叫才让你恍然大悟,不禁呼妙。全书对于各种领域的知识的信手拈来,毫不见造作刻意的痕迹,是一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士人傲气,足以见钱老本身的文学功底。我想,没有一个作者可以凭空幻想出许多生活,他所言,正是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理解。因此也才可以用白水一样的文字,叙述出茶香一般的故事。


       围城我看了挺久,刚开始由于红海那段写得虽然贴切却没有给我为之惊叹之感,所以便拖了许久,直到某个午后因为强迫症作犯不允许我有未看完的书,现在想想真是感谢自己的强迫症,不然又要错过一本好书。这给了我一个教训,好书不一定从一开始就能让你惊叹不已并为作者的文笔所倾服,也可能是渐入佳境,世外桃源。围城便是如此,在看到方鸿渐与唐晓芙这一段纠缠的时候,正是周日下午,我很难忘记那个下午,我拿着kindle不肯释手,又生怕看得太快把那一段给看完了。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,应该是在童年看安徒生童话的时候才有了吧,那个时候家穷,好不容易能买一本童话书,看完便没有了,因此不能翻之过急。那一段的描写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有着同样的感觉,于我而言可谓是印象深刻。我一直以为到后来,他们两个人还会继续纠缠,然而并没有,唐就仿佛是方生命中年轻时候一个过客,仔细一想,人生之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,有多少曾经刻骨铭心之人,在生活颠簸牢碌中被放在心底,被忘在脑后。又有多少美好,在时光雕琢之下依旧艳丽如初。


        结局也许很平淡,平淡得像一个讲书人讲完了今天还有明天,故事还没有结束。但确确实实书已经到了尾页。盖起书后我也没有以前看完一本书的那种失落感,毕竟故事虽然讲完,但人生,恋爱婚姻却还在生命中继续经历上映。


 


 

评论

热度(4)